隧道作為我市主要地下空間之一,也是應對強降水的重點區域。剛剛完成主線主體結構的汕頭海灣隧道,也即將迎來首次強降水考驗,那么深在海底之下的海灣隧道是如何排水的呢?
汕頭海灣隧道作為連接汕頭中心城區南北兩岸的重要通道,其海底段長約3公里,是我市重要的地下交通設施。為了應對汛期劇增的降水,隧道內設置了“洞口堵截、低點抽排”的排水體系。
在汕頭海灣隧道南岸出入口記者看到,每邊隧道洞口各設置了兩道截水帶,可將雨水引流到旁邊容量為500立方米的雨水井,再用抽水泵將雨水抽到隧道外的排水渠,以此截住大部分的雨水,使其不進入隧道內部。
據了解,在海灣隧道南北岸的洞口各設置有4臺110千瓦的抽水泵,全部開啟每小時可抽排超過2000立方米的積水。而在隧道內,還另外設置了排水裝置以應對隧道內可能出現的積水。
在汕頭海灣隧道中間段,大約負30米的全隧道海拔最低點,也是隧道內積水的匯集處,記者看到,地面同樣設置一個連接水井的截水帶,并可通過水泵將隧道內的積水排到外面。
當前,汕頭海灣隧道的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隧道內的截水帶、排水管、雨水井和強排水泵等排水設施均已安裝完畢,為應對本次強降雨,施工建設單位也做了充分的準備。
中鐵隧道局集團汕頭海灣隧道機電裝修項目黨支部書記韓剛強說:“接下來,我們將落實領導24小時帶班,全體員工嚴陣以待,加強巡查力度,嚴密關注天氣預報、監控降水情況,確保海灣隧道安全度過汛期。”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6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30條,運營里程11127.6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56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6.9億人次,進站量16.1億人次。6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1.8億人次,降低6.3%,同比增加0.7億人次,增長2.7%。6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17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降低3.1%,同比降低3.8%。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71條,運營里程9638.2公里,完成客運量26億人次,進站量15.5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087萬人次,進站量5401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4條,運營里程518.7公里,完成客運量987萬人次,進站量935萬人次。 本月新增運營里程149.3公里,新增運營線路4條,為寧波地鐵8號線一期、廣州地鐵10號線、廣州地鐵12號線西段和東段、廣州黃埔有軌電車2號線;新增運營區段7個,為沈陽地鐵1號線東延段、紹興地鐵1號線支線北段、南昌地鐵1號線東延段、南昌地鐵1號線北延段、南昌地鐵2號線東延段、重慶地鐵6號線東延段、天水有軌電車示范線二期。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