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隧道股份市政集團機頂公司建設的楊思220千伏變電站及高壓走廊改造工程(隧道部分)完成了56幅地下連續墻施工,為項目后續推進奠定了基礎。
該項目位于浦東新區三林鎮華夏西路南北兩側、涵林路沿線,未來“黃金紐帶”三林楔形綠地內。項目共包括5座盾構工作井、4段盾構區間及2段明挖段,新建電力電纜隧道全長1.8公里。項目建成后,將實現中環至外環的架空電纜線路全部入地,減少城市“黑色污染”,釋放出南北高架“帶狀”綠地以及城市公園。
雖然隧道的距離不算長,但難度一點都不小。為了地下線纜的連接,全線需預留5個外接口,需要設置5個工作井;上穿8號線覆土深度不夠,只能下穿,為了保證工作井的穩固,就往下挖,最深處達70米。
項目中最深的地連墻在3號工作井,由10幅地墻組成,深度達到70米,最重一節鋼筋籠達131.61噸。項目部從現場布設、技術措施及質量管控三方面入手,攻堅克難,推進項目安全、有序、高效地建設。
為了全面提高安全系數,確保地連墻的起吊安全,項目部采用雙機抬吊,對鋼筋籠進行分節吊裝,降低單幅起重質量。在現場管控方面,項目部提前謀劃,與監護單位簽訂安全保護協議。在每次起重吊裝前,提前聯絡權屬單位專員到場進行全程監控,筑牢安全防線。同時,優化泥漿配比,確保成槽槽壁的穩定性。
而項目1號工作井圍護結構邊線距離220千伏架空電纜線僅7.31米,且在施工期間架空線不斷電。作為項目吊裝風險最高的施工區域,項目部著力加強安全管控,完善技術方案,全力保障項目安全生產。
在每一次吊裝任務開始之前,項目部提前通知相關人員到場進行24小時旁站監護,確保吊裝安全。同時,加大作業區域保護力度,設置剛性隔離帶加隔離網的主動性保護措施,增加反光標識牌,限制主吊臂的旋轉角度,確保其不會跨越隔離帶。同時,項目部優化技術方案,在進入高壓線15米保護范圍內,對靠近高壓線周圍施工的3幅地墻進行分節吊裝,降低總吊裝高度。調整吊機的吊臂高度,確保在高度上與高壓線始終保持6米以上凈距,保障了施工安全。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6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30條,運營里程11127.6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56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6.9億人次,進站量16.1億人次。6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1.8億人次,降低6.3%,同比增加0.7億人次,增長2.7%。6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17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降低3.1%,同比降低3.8%。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71條,運營里程9638.2公里,完成客運量26億人次,進站量15.5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087萬人次,進站量5401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4條,運營里程518.7公里,完成客運量987萬人次,進站量935萬人次。 本月新增運營里程149.3公里,新增運營線路4條,為寧波地鐵8號線一期、廣州地鐵10號線、廣州地鐵12號線西段和東段、廣州黃埔有軌電車2號線;新增運營區段7個,為沈陽地鐵1號線東延段、紹興地鐵1號線支線北段、南昌地鐵1號線東延段、南昌地鐵1號線北延段、南昌地鐵2號線東延段、重慶地鐵6號線東延段、天水有軌電車示范線二期。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