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由中鐵十一局和鐵建重工共同研制開發的國內首臺“DJZ800-ND大口徑鉆機”成功下線,標志著我國在隧道救援設備領域邁出堅實一步。該設備的研制成功,將對有效提高在各類安全生產事故或突發自然災害搶險過程中事故救援效率、降低事故損失和次生災害,最大限度搶救人員生命和減少財產損失發揮重要作用。該設備將在中鐵十一局五公司隧道應急救援隊率先投入使用。
“中鐵十一局五公司隧道應急救援隊”于2015年5月成立,2020年9月,重慶市沙坪壩區應急管理局正式下文將其納入沙坪壩區應急救援工作體系。2021年12月3日,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與中鐵十一局五公司簽訂了《應急救援隊伍政企共建協議書》并授予“重慶市房屋市政工程應急救援隊”標牌、隊旗,“中鐵十一局五公司隧道應急救援隊”成為重慶市住建系統首家隧道專業應急救援隊。
“DJZ800-ND大口徑救援鉆機”將成為該救援隊第一批應急救援高新技術裝備。該救援鉆機具備各項高端前沿技術和專利,可用于隧道塌方等事故救援。該鉆機采用履帶式行走,靜液壓驅動,套管工作內徑達到800毫米(國內最大),車身帶照明、攝像和遠程信息傳輸系統,能夠遠程觀察、指揮現場救援工作。
與傳統救援設備相比,DJZ800-ND超大口徑水平救援鉆機優勢顯著。首先,設備具有套管及螺旋軸雙驅動裝置,當套管發生“卡鉆”現象時,螺旋軸驅動裝置上的連接器可與套管動力頭相連,加大扭矩反轉,即可實現設備脫困。此外,鐵建重工設備逃生救援管道選用φ800毫米的超大口徑套管,更符合人機工程學的設計理念。而當設備需要在隧道內工作時,4條配有球鉸接撐板的側邊撐靴便會大放異彩,依靠錨釘固定在巖壁上,在增強整機穩定性的同時,保證救援過程安全高效。
超大口徑水平救援鉆機
據悉,隧道出現坍方后,救援方法主要有豎井法、明挖法、小導坑救援法、頂管法以及大口徑鉆機救援法等,其中大口徑鉆機救援法為國內外較為先進的機械救援方法。此方法是利用鉆機特有鉆具穿透隧道塌方體,在抽出鉆具后打通逃生通道,被困人員可以從此通道撤離。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