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從廣東省交通集團獲悉,8日17時,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獅山隧道左右線貫通,標志著黃茅海通道項目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
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全長約31公里,其中跨海段約14公里,設超大斜拉橋2座,中、長隧道各1座,互通立交4處。獅山隧道作為全線兩座隧道之一,地處赤溪鎮南村塘水庫南側、豬乸潭水庫北側,線路穿過獅山山體,左線全長約878米,右線全長885米,屬于洞口小凈距分離式中隧道。
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工程技術部經理沈大為表示:“在隧道施工過程中,項目采用了光面水壓爆破工藝、噴射混凝土濕噴工藝等8項微創新工藝,保證了混凝土結構外觀質量,提升了現場安全管理水平,加快了施工進度。”
據了解,項目采用兩項隧道施工高科技。一是隧道三維激光安全預警系統。工程技術人員在拱頂和拱腰位置的初支混凝土施工時預埋傳感器,對隧道的拱頂沉降、周邊收斂、圍巖應力等數據進行實時監控分析,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發生幾率。
二是襯砌混凝土無線檢測雷達。通過特種檢測機器人攜帶空氣耦合雷達在指定測線位置勻速前行,采集混凝土質量信息。工作完畢后,雷達數據自動回傳后臺,進行實時數據處理。通過后臺大數據分析,提前判別可疑缺陷。此兩項技術均由項目自主研發,首次應用于國內隧道施工中。另外,項目還采用地質雷達超前預報、應急電話聲光報警系統、三維激光斷面掃描儀等科技手段,有效保障了隧道施工質量和施工人員的安全。
目前,黃茅海跨海通道建設進展順利,海域段兩座主橋的5座主塔已完成總量的35%左右,引橋和4處互通立交也同步推進中。項目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建成后,將與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南沙大橋、虎門大橋,共同組成大灣區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大灣區早日形成世界級交通樞紐。
上海國際客車展獲悉,印度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注冊了2100輛電動巴士,與當年前五個月的1571輛相比增長了33%。這一增長勢頭,尤其是在6月份尤為強勁。 據政府公開數據,五家制造商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PMI Electro Mobility在半年排名中領先,交付了542輛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為25.8%。其業績主要得益于春季月份的表現,僅4月和5月就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付量。緊隨其后的是Switch Mobility,交付了503輛電動巴士(占24.0%),第一季度的表現穩定,在4月份短暫暫停后,6月份出現了強勁反彈。 Olectra Greentech以366輛(17.4%)的銷量位列第三,整個學期保持穩定的交付速度。JBM Auto在六月強勢回歸,注冊了111輛,占其本季度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該公司共售出298輛,市場份額為14.2%。 曾經在印度電動巴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塔塔汽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登記了132輛(占6.3%),相比其在2024年的領導地位(當時登記了超過1400輛電動巴士),這一數字顯得較為平淡。 在新興制造商中,Pinnacle Mobility Solutions 憑借 126 輛的銷量獲得了關注,這些銷量幾乎全部是在六月份取得的。盡管在第二季度沒有出現,但 Aeroeagle Automobiles 在 2025 年初的幾個月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