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消息 近日,上海地鐵全線網5G公眾信號正式開通,覆蓋21條線路、517站、896公里的超大規模軌道交通網,乘客可以更加流暢地邊坐地鐵、邊刷手機、追劇、聽音樂。同時,依托這一5G公眾信號網構建的5G專網也同步投入試運行,成為全球首個規?;?、體系化部署應用5G的城市軌道交通,賦能網絡運營更加安全、智慧、高效,這一“城市動脈數字基礎設施”標志著上海在智慧交通領域駛上了快車道,為超大城市軌道交通數字化轉型樹立了新標桿。
全網覆蓋,暢享地鐵出行高速通信新體驗
5G公眾信號工程不僅實現了廣覆蓋,還聚焦高品質的乘客體驗和智慧場景應用,實現了80%線路段的5G-A(5G-Advanced)網絡升級。實測用戶站廳站臺及隧道下行平均感知速率均高于600Mbps,最高峰值速率超過1Gbps,為每天數以千萬計的地鐵乘客提供更優質的移動通信網絡服務。同時,各方將以地鐵5G公眾信號全線網覆蓋為起點,持續優化完善5G網絡的補盲補弱,不斷升格市民乘客網上沖浪新體驗。
5G+地鐵,賦能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
——協同創新,服務軌道交通數字化轉型發展
申通地鐵集團積極響應技術發展和國家政策引導,幾年前即配合通信行業主管部門以及電信基礎企業開展5G覆蓋的研究和試點。以往上海地鐵通過自建無線專網,可基本滿足列車監測、指揮調度等業務的基礎通信需求,但隨著網絡規模、客流量,以及安全與服務要求的不斷擴展攀升,在數字化與智慧化轉型發展的大背景下,既有的、自建的無線基礎設施已無法跟上時代的腳步,如智能運維、列車全自動運行、移動信息化等應用,亟待有廣覆蓋、易接入、更經濟的無線寬帶網絡來賦能。
于是各方錨定5G技術,與4G相比,5G具備大帶寬、廣連接等特性,其信息傳輸峰值速率、單位面積連接數增長均達到10倍以上。通過頂層設計規劃,上海地鐵明確了采用5G公網專用策略,按照集約化原則推進網絡建設,補充地鐵生產和管理區域覆蓋,既服務公眾移動通信,又賦能軌道交通運營維護,高效共享利用5G網絡資源,實現效益最大化。
——提質增效,探索基于5G運營生產維護的場景應用
在線監測實時分析比對,保障運營安全平穩。通過5G提供的寬帶通道,不僅可以遠程監測地鐵列車總體運行狀態,還可以實時獲取對傳輸速率有更高要求的如弓網監測圖片、視頻等重要數據,讓數據挖掘分析更為充分,從而實現關鍵部件維修模式從故障修到預防修的演進。例如:通過車輛智能運維平臺的數據監測和比對分析,若發現列車弓網異??捎|發預警,維護及調度人員就能提前采取措施,大幅降低列車救援風險,保障線路運營順暢。
千里之外如同眼前,提高施工和應急處突能力。利用5G大帶寬和定位能力,建設5G單兵(移動視頻管控)系統,為施工管理、應急搶險等現場作業提供遠程調度和監護。5G單兵系統為后臺管理人員提供現場實時1080P高清視頻,通過電子圍欄實現基于位置的人員管理,定位精度可達到10米以內。
自動巡檢識別故障,提升維護作業質效。部分車輛基地投用5G巡檢機器人,利用5G提供的高速通道,實現對采集到的車下重要部件高清圖像和視頻的遠程檢測及故障識別,可替代超過80%的車下人工巡檢,準確度約98%,進一步提高維護效率和質量。
助力乘務組織指導,實現精細化管理。在提供司機自動排班派班、靈活出乘、里程統計等功能的基礎上,突發情況下,還能利用5G大帶寬的特性,后臺人員遠程與現場司機高清音視頻對話,指導應急排故,實現對于故障的精準快速處置。
除了上述應用外,上海地鐵正持續推進生產管理重點區域的5G專網全覆蓋,加快與移動點巡檢、工程車安全監控等各業務系統的對接調試。將以5G為無線通信新基座,積極踐行“設備故障乘客無感”理念,助力各項智慧應用落地,形成新的數字化生產力,為市民乘客提供更多優質的出行體驗。
上海地鐵5G專網建設投用,為全國地鐵5G專網規模化應用提供了可復制樣本,同時以“內外兼修”的5G網絡服務生產應用,奮力打造全球軌道交通數字新標桿,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建設貢獻地鐵力量。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