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崇明線更名22號線相關問題
信息來源為相關責任單位員工于SNS平臺發表的公開內容并有其它渠道交叉印證,(包括之前的車站更名也是)雖然我們不能保證在得到消息到最后官宣或上線前一定不會再次變更計劃,但是我們可以保證信息來源是真實的。
至于為什么在公開的正式文件中仍稱為崇明線,很顯然首先還沒官宣,其次更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是官宣后也仍會有許多遺留文件尚未改名。
至于為什么它出現在了市域線票價聽證會的名單中,請看后兩條。
2. 市域線和市域鐵路區別相關問題
如果在一般的討論里,我絕對不會來區分它倆,這樣反而是死摳字眼的抬杠行為。但是,在目前上海市的口徑下,市域線和市域鐵路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名詞。該名詞定義與分類方式來源于《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其作為城市規劃與建設的指導性文件具有重要意義,具體項目的建設也依賴于其給出的上位規劃。請注意,不要和我們抬杠該不該這么分,我們不負責編寫這份規劃,只能夠介紹與解讀,有異議請去找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該規劃中將城市軌道交通分為了三個類別,分別是城際線、市區線、局域線,城際線中又分為了城際鐵路、市域鐵路、軌道快線,可能是因為“城際”這兩個字誤導性太強,后來就很少能再見到城際線的稱呼,都轉為了市域線。此時可以發現,市域線是比市域鐵路更高一個層級的名詞,市域鐵路真包含于市域線。
該文件仍然在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官網上“上海2035”欄目下的附件“?《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報告》.pdf”里掛著
而市域線下的這三個分類又是什么含義呢?詳細的介紹在上一次專門的留言回復里剛講過,還能吵起來說明壓根就沒認真看,這里再簡單地通俗地概括一下,城際鐵路指既有鐵路利用項目(同樣的,這個名詞也基本不再使用了),市域鐵路指新建鐵路制式市域線,軌道快線指新建地鐵制式市域線,磁浮線(機場快線)作為例外劃入軌道快線。毫無疑問,崇明線屬于市域線下的軌道快線,而非市域鐵路。而所謂拿官方來背書說崇明線是市域鐵路的也恰恰證明沒有認真看聽證會文件和昨日的大推送。聽證會文件用詞為市域線,顯然包括崇明線,大推送用詞為市域鐵路,從頭到尾根本沒有提過崇明線。官方用詞嚴謹,引用的時候反而不嚴謹導致混淆了。
還看到有人掰扯用車問題的,首先,官方定義中,既有16/17號線就屬于市域線,其余均屬于市區線,而16/17號線用的是什么車呢?16號線用的是誕生于市域A型車標準前但符合市域A型車特征的車輛,17號線用的是普通A型車,崇明線是用的是市域A型車,而其余市域鐵路使用的是市域C型車(比A還大一大圈,不是5/6/8用的車)。也就是說,只要你認為16號線是地鐵,那么崇明線也是地鐵。3. 崇明線參加聽證會意味著什么?還會和地鐵并網嗎?
前期設計期間,崇明線全程均按與地鐵并網設計,付費區換乘,無額外標簽機,而其余市域鐵路不僅額外設計有標簽機,部分車站可能因“反正也要過標簽機那就干脆不再麻煩改造,只做個非付費區換乘得了”的思想誕生了分隔成兩段的正常通道,甚至有的車站早期還設計了二次安檢的位置,這也是二者在設計之初就有的一個巨大不同,(包括業主與建設單位等情況)也正是我們一直強調并網情況的來源。
上面也講過,任何事物都有變化的可能,那么本次崇明線參加聽證會是否意味著不再并網呢?顯然我們不可能打包票,但是我們仍然認為,最終極大概率是維持和既有地鐵并網,這也是更名22號線其中一個考慮點。
那么票價呢?似乎有很多人認為,并網就一定意味著和既有地鐵網絡保持一致(雖然我們之前也是這么推測的),但這并不絕對。既有地鐵網絡就有許多特殊票價,例如莘莊站-人民廣場站超過了16km但是卻按4元收費(不記得有沒有取消了懶得查了有知道的可以評論區說一下),曾經僅乘坐5號線的話起步價為2元,浦東國際機場站票價按照海天三路站來計算等。外地也有并網但票價不統一或不連續計費的案例,例如杭海城際、江跳線等。而恰好崇明線位于網絡末端,制定特殊票價規則也是非常容易的,例如給過江段額外添加過江費等。因此,本次崇明線參加聽證會是有可能帶來新的票價規則的。
4. 市域鐵路和地鐵究竟如何換乘?如何計算價格?
市域鐵路和地鐵之間同樣存在站內換乘和站外換乘兩種情況。站外換乘的體驗和地鐵自己的虛擬換乘體驗沒什么區別,都是要先刷卡出付費區再刷卡進另一個付費區,大部分車站還要二次安檢。站內換乘則是在既有地鐵內部換乘的基礎上增加一道過標簽機的步驟,眾所周知的是,市域鐵路票價比地鐵貴,這個標簽機的作用就是標記實際乘坐的經由來更準確地計算票價,除此之外換乘體驗和地鐵內部換乘也是一致的。不過,就和之前提到的那樣,市域鐵路換乘地鐵的出站換乘率很高,例如虹橋2號航站樓站、景洪路站(在19號線開通前)、銀都路站等,均需進行站外換乘。
具體的票價計算方法及換乘優惠等,請靜待未來官方發布,目前已知的僅有機場聯絡線的虹橋2號航站樓站-浦東1號2號航站樓站間票價高于8元(地鐵價)但低于36元(機場大巴)。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