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下午,深圳地鐵12號線第二批單位工程驗收通過。
據悉,近日,深圳地鐵12號線左炮臺東站、太子灣站、南光站、花果山站、四海站通過單位工程驗收,深圳市市政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總站、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等16家單位代表參與此次工程驗收。
此次單位工程實體驗收組下設4個小組,分別為監督組、土建裝修小組、機電設備小組、人防組。在深圳市市政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總站的監督下,驗收組對左炮臺東站、花果山站、左炮臺東-太子灣站區間聯絡通道兼污水泵房的常規設備安裝工程和裝飾裝修工程實體質量進行了細致檢查,現場檢查過程中對車站站內風、水、電專業系統設備及配套管道安裝施工質量及車站整體裝修效果給予了肯定。
7月13日下午,召開驗收工作總結會,驗收組對本批次開展單位工程驗收的工程質量、文明施工等予以高度評價。經會議研究討論,驗收組一致認為本批次工程實體指標符合設計技術標準、質量驗收符合規范要求,滿足驗收條件,同意通過驗收。
地鐵12號線起自南山區左炮臺東站 ,自南向北穿越南山中心區、寶安中心區、福永片區、大空港及會展片區后,終至寶安區海上田園東站,是支撐深圳西部發展軸的軌道交通骨干線。線路全長約 40.6 km,全線采用地下敷設方式;共設站33座(其中換乘站18座)。
自項目開工以來,面對工期緊、任務重以及疫情影響的嚴峻形勢,項目部嚴格落實施工進度和技術管理要求,在施工中不斷優化施工方案,合理調整施工工序,詳細制定施工計劃,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在進度、質量、安全、材料等各個方面進行了全面管控,切實保證施工生產穩步有序推進。后續,項目全體職工將圍繞項目各項政府驗收,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剩余工程施工,以自強不息、勇于超越的企業精神,不斷向更高標準、更高目標邁進。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