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燃料電池膜電極供應商“鴻基創能”完成了B輪融資,規模約3億元,投前估值約30億元,相較于上一輪估值翻倍。據了解,此輪融資認籌火爆、份額緊張,大約十多家機構參與其中,包括廣東當地的一些國資基金,有機構有意多投一些,還被退回了一部分資金。一位知情人士稱,這次融資份額給得相對分散,最高才3000萬元左右。
這是鴻基創能被上市公司美錦能源收入麾下后的第二次大規模融資。2019年,美錦能源持股45%的關聯公司“鴻錦投資”向鴻基創能增資1.02億元,獲得后者51%的股權,2020年,美錦能源平價收購了其中的22.95%,成為鴻基創能最大的股東之一。年底鴻基創能還將進行新一輪融資,博世和中石化已經提前鎖定。
鴻基創能是我國首家實現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膜電極(MEA)大規模產業化的企業。膜電極(MEA),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發生電化學反應的場所,是燃料電池技術的核心環節,被稱為氫燃料電池的“心臟”,其在燃料電池系統中的成本占比大約為36%。膜電極的技術門檻較高,早期國內產業主要依賴進口,近兩年國產化才逐步深入,有產業研究報告預計,2022年膜電極的國產化率才將達到60%。
為了支撐膜電極市場的快速增長,今年6月,鴻基創能佛山子公司高性能膜電極及PEM電解水制氫項目投產。本次投產項目有燃料電池膜電極年產能高達500萬片、電解水制氫CCM卷對卷生產線乃國內首條、設備全國產化且制造工藝進一步升級等幾大特點。目前廣州基地加佛山基地總產能達1000萬片,在產能規模及精益制造上始終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上海國際客車展獲悉,印度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注冊了2100輛電動巴士,與當年前五個月的1571輛相比增長了33%。這一增長勢頭,尤其是在6月份尤為強勁。 據政府公開數據,五家制造商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PMI Electro Mobility在半年排名中領先,交付了542輛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為25.8%。其業績主要得益于春季月份的表現,僅4月和5月就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付量。緊隨其后的是Switch Mobility,交付了503輛電動巴士(占24.0%),第一季度的表現穩定,在4月份短暫暫停后,6月份出現了強勁反彈。 Olectra Greentech以366輛(17.4%)的銷量位列第三,整個學期保持穩定的交付速度。JBM Auto在六月強勢回歸,注冊了111輛,占其本季度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該公司共售出298輛,市場份額為14.2%。 曾經在印度電動巴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塔塔汽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登記了132輛(占6.3%),相比其在2024年的領導地位(當時登記了超過1400輛電動巴士),這一數字顯得較為平淡。 在新興制造商中,Pinnacle Mobility Solutions 憑借 126 輛的銷量獲得了關注,這些銷量幾乎全部是在六月份取得的。盡管在第二季度沒有出現,但 Aeroeagle Automobiles 在 2025 年初的幾個月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