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能源型城市,“煤炭”是榆林留給外界的第一印象,但近年來,當地積極布局新能源賽道,大力發展氫能產業,讓榆林的天更藍,可謂“氫”風漸起,未來可期。
近日,“塞上環保世紀行”采訪團走進陜西氫能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榆林科創新城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及華秦氫能產業園等,探訪榆林氫能產業的發展現狀。
“相比于傳統的燃油重卡,氫能重卡在運營成本及減能減排方面有著突出優勢。”據陜西氫能公司董事長黃曄介紹,該公司正在積極搭建氫能重卡運力場景,首批20輛氫能重卡已完成運力公司營運手續、車輛營運證等辦理,目前已成功發車。為保障用氫需求,該公司還購置了一臺撬裝式加氫站。同時,積極開展在榆陽區、橫山區、榆林高新區、神木市規劃建設加氫站申報工作。
作為世界首個實用化零碳智慧能源中心,榆林科創新城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首次實現了含氫能的零碳多能源供需系統的實用化和規模化應用。該項目由能源站主體、制氫儲氫和燃料電池系統、光伏發電系統、水介質儲冷儲熱系統、淺層地熱井群等組成。在省十七運會上,該項目為運動員村零碳供能,供能面積達12萬平方米。相比于傳統能源供需系統,該項目的年運行成本降低60%以上,總成本降低36%以上,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640噸,相當于植樹48萬棵,真正實現了環保與經濟“雙示范”。
即將建成的華秦氫能產業園位于榆橫工業園區,該項目擬用十年時間建成集氫能裝備制造,氫氣生產、儲存、充裝、運輸及氫能綜合利用于一體的國家級氫能產業基地,屆時可實現全產業鏈銷售額達1000億元的能力。
據了解,榆林市發展氫能產業,具備豐富的資源優勢,氫氣總供應潛力約60萬噸/年(蘭炭荒煤氣提氫約45萬噸/年,煤化工副產氫約9萬噸/年,煉廠副產氫約1萬噸/年,輕烴裂解副產氫約5萬噸/年),未來總供應潛力可達100萬噸/年以上。
如今,榆林市正在朝著“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西部氫谷、國內領先的技術創新平臺和產業孵化平臺”的目標一路向前,推動氫能產業鏈式發展新突破,打造千億級氫能產業集群規劃前景廣闊。
特別推薦:? ?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現場參觀報名
上海國際客車展獲悉,印度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注冊了2100輛電動巴士,與當年前五個月的1571輛相比增長了33%。這一增長勢頭,尤其是在6月份尤為強勁。 據政府公開數據,五家制造商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PMI Electro Mobility在半年排名中領先,交付了542輛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為25.8%。其業績主要得益于春季月份的表現,僅4月和5月就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付量。緊隨其后的是Switch Mobility,交付了503輛電動巴士(占24.0%),第一季度的表現穩定,在4月份短暫暫停后,6月份出現了強勁反彈。 Olectra Greentech以366輛(17.4%)的銷量位列第三,整個學期保持穩定的交付速度。JBM Auto在六月強勢回歸,注冊了111輛,占其本季度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該公司共售出298輛,市場份額為14.2%。 曾經在印度電動巴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塔塔汽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登記了132輛(占6.3%),相比其在2024年的領導地位(當時登記了超過1400輛電動巴士),這一數字顯得較為平淡。 在新興制造商中,Pinnacle Mobility Solutions 憑借 126 輛的銷量獲得了關注,這些銷量幾乎全部是在六月份取得的。盡管在第二季度沒有出現,但 Aeroeagle Automobiles 在 2025 年初的幾個月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