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年里,特大城市軌道覆蓋通勤顯著增加,青島、杭州增長最快。
8月18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監測與治理實驗室、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百度地圖聯合發布的《2023年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下稱“報告”),呈現出上述通勤特征。
在2023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扎實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提出將城市體檢作為城市更新的前提。堅持問題導向,從住房到小區、社區、街區、城區,查找群眾反映強烈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堅持目標導向,以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生態宜居等為目標,查找影響城市競爭力、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的短板弱項。堅持結果導向,把城市體檢發現的問題短板作為城市更新的重點,一體化推進城市體檢和城市更新工作。
《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中?“單程通勤時耗”、“軌道800米覆蓋通勤比重”等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城市體檢的重要指標。
對于“軌道800米覆蓋通勤比重”,報告指出,軌道覆蓋通勤比重強調線路走向與通勤需求相契合,體現軌道交通與職住空間的匹配度。
41個運營地鐵城市中800米軌道覆蓋通勤比重總體平均水平是19%,同比增加2個百分點。其中,超大城市達到27%,特大城市17%,?Ⅰ型大城市13%。
報告顯示,深圳800米軌道覆蓋通勤比重達到35%,同比增加6個百分點,躍升成為軌道覆蓋通勤比重最高的城市。此外,第二位成都達到34%,第三位武漢33%,第四位廣州31%。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報告顯示,特大城市軌道覆蓋通勤顯著增加,青島、杭州增長最快。
根據該報告,軌道覆蓋通勤比重年度增加超過3個百分點的8個城市中,5個集中在特大城市。杭州、青島軌道覆蓋通勤比重達到29%,同比增加8-10個百分點,是年度增長最多的城市。此外,長沙、昆明、佛山、福州、紹興軌道覆蓋通勤水平也呈現顯著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青島的地鐵運營里程增長迅速,伴隨著更多線路的開通,其運營里程已位列全國第十。
數據顯示,隨著地鐵4號線正式開通運營,青島地鐵開通運營7條線路,線網運營里程達315公里,位列全國第十。2022年,青島地鐵線網與鐵路綜合銜接覆蓋率達98.6%,基本實現對全市主要交通樞紐全覆蓋。2022年,青島地鐵線網總客運量達到2.83億人次,日均客運量77.58萬人。
此外,在其他通勤數據方面,報告提到,通勤空間半徑反映了城市緊密通勤聯系的空間范圍,也是城市交通需要支撐的空間尺度,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城市的輻射能力。
報告顯示,超大城市平均通勤空間半徑37公里、特大城市30公里、Ⅰ型、?Ⅱ型大城市27公里。北京、上海是通勤空間尺度最大的城市,半徑41公里,上海同比增加1公里。深圳和重慶通勤空間尺度也達到40公里,同比增加1公里。
33個城市通勤空間半徑同比增加。其中,成都通勤空間半徑達到30公里,溫州33公里,同比增加2公里,是年度增幅最大的城市。
報告提到,西安、合肥、濟南、大連、南京、佛山、銀川、徐州連續3年通勤空間半徑增長。長沙、哈爾濱、廈門、福州、烏魯木齊、洛陽6個城市,通勤空間半徑3年沒有增加。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