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第一屆大灣區現代軌道交通技術學術論壇(灣區論壇)暨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現代軌道交通協同創新中心年會在廣州召開。
記者在會上獲悉,在政府推動和企業參與下,廣州投入近1億元的研究資金,聚焦粵港澳大灣區三大都市圈、共11座城市,近萬公里的“地鐵+城際”復合巨型網絡,開展一系列專題研究。據透露,今年9月底,佛穗莞城際計劃開工。
本屆會議由粵港澳大灣區現代軌道交通協同創新中心主辦,廣州地鐵集團承辦。
會上,廣州地鐵集團總經理劉智成表示,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線網規劃23條線路,總里程超2000公里,目前已運營7條、在建11條,將充分發揮廣州核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實現廣州至佛山、東莞中心30分鐘互達,廣州至清遠45分鐘互達,其他城市60分鐘互達。
從粵港澳大灣區融合方面而言,廣州開展了國鐵與城際、城際鐵路與地鐵、地鐵跨市互聯互通的實踐。劉智成介紹,廣州地鐵承接珠三角城際鐵路項目13個,總里程達550公里。珠三角城際鐵路采用了與國鐵相同的技術標準,與廣州市域快線采用了類似的車型,具備互聯互通的條件。他舉例說:“廣珠城際承擔武廣高鐵下線功能,實現高鐵直達江門、中山、珠海等城市;廣清城際利用市域快線,實現城際進中心。”
劉智成在會上透露,今年9月底佛穗莞城際計劃開工。廣清城際、佛肇城際、廣佛江珠城際通過與廣花城際、佛穗莞城際之間增設聯絡線貫通運營,可實現清遠、肇慶、江門1小時直達廣州核心區域。
TOD聯合帶動城市更新
白云站和白云機場T3綜合交通樞紐將打造“站城融合”。
“白云站是廣州市首個按現代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建設理念打造的特大型樞紐工程,將承接辦理普速車,兼顧部分高鐵和珠三角城際客流,同時引入地鐵、城際鐵路、長途汽車、公交樞紐站。”劉智成表示,白云機場T3綜合交通樞紐將實現航空、軌道交通“空鐵協同”發展,融合兩城際兩高鐵,多種軌道交通之間便捷換乘。
TOD綜合開發需要探索與城市更新融合發展新模式,聯合帶動城市更新。劉智成提到,魚珠站為地鐵5號線、13號線及擬建佛穗莞城際、規劃25號線的換乘樞紐。魚珠站車站采用井字大廳換乘設計,通過地上地下一體化設計,實現地鐵車站與周邊片區各類通道以及慢行系統的融合。目前正在開展綜合體概念方案編制報審。
在廣州地鐵設計院董事長農興中看來,應通過科技創新、技術創新的形式,來驅動軌道交通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農興中認為,要利用新的建造技術,讓軌道交通在建設的過程中盡可能降低造價、減少對環境和市民生活的影響;在運維過程中,研發節能減排技術,降低軌道交通的能耗:“可以通過創新技術,減少列車牽引的能耗和地下通風空調的能耗,從而降低軌道交通的成本。”
上海國際客車展獲悉,印度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注冊了2100輛電動巴士,與當年前五個月的1571輛相比增長了33%。這一增長勢頭,尤其是在6月份尤為強勁。 據政府公開數據,五家制造商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PMI Electro Mobility在半年排名中領先,交付了542輛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為25.8%。其業績主要得益于春季月份的表現,僅4月和5月就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付量。緊隨其后的是Switch Mobility,交付了503輛電動巴士(占24.0%),第一季度的表現穩定,在4月份短暫暫停后,6月份出現了強勁反彈。 Olectra Greentech以366輛(17.4%)的銷量位列第三,整個學期保持穩定的交付速度。JBM Auto在六月強勢回歸,注冊了111輛,占其本季度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該公司共售出298輛,市場份額為14.2%。 曾經在印度電動巴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塔塔汽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登記了132輛(占6.3%),相比其在2024年的領導地位(當時登記了超過1400輛電動巴士),這一數字顯得較為平淡。 在新興制造商中,Pinnacle Mobility Solutions 憑借 126 輛的銷量獲得了關注,這些銷量幾乎全部是在六月份取得的。盡管在第二季度沒有出現,但 Aeroeagle Automobiles 在 2025 年初的幾個月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