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上午10時,在廣西河池貴南高鐵環江大方山隧道內,中鐵十四局鋪軌隊員們合力完成了最后一對鋼軌鋪設。至此,貴南高鐵廣西段順利鋪通,標志著廣西首條時速350公里高鐵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貴(陽)南(寧)高鐵是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包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廣西境內唯一一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線路全長482公里,設14個車站。中鐵十四局承擔貴南高鐵廣西段全線597公里鋪軌、88.9萬根雙塊式軌枕預制及14.337公里線下工程施工任務。
貴南高鐵廣西段沿途為典型的喀斯特艱險山區,穿越110多座橋梁,45座隧道,橋隧比高達90.3%,地質地貌復雜、天氣高溫潮濕,對鋪軌作業帶來巨大考驗。
據貴南高鐵項目部經理王保軍介紹,為加快鋪軌進程,中鐵十四局加大投入,聯合廠家研發新型多線鋪軌一體機,與傳統無砟鋪軌機聯合作業,工效提高了50%。同時,引進先進的三合一多功能牽引車、大功率鋼軌推送車等新設備,做好設備保障。
自2022年8月鋪軌以來,項目部嚴格標準化管理,不斷加大科技攻關,持續創新工裝工藝,著力加強信息化建設,創下了日鋪軌最高達12公里的佳績,提前15天完成了貴南高鐵廣西段南寧至河池段既定的鋪軌任務。
由于全線11個線下單位同時施工,鋪軌過程中交叉作業多,協調難度大。同時鋪軌基地至南寧東運距長達200多公里,運軌便線最大坡度為19.75‰,正線線路最大坡度為25‰,對行車組織安排帶來巨大考驗。為解決這一難題,項目部啟用智能行車調度指揮系統,在車站和機車上加裝信號放大器、在長大隧道中安裝基站,24小時監控機車運行狀態及鋪軌作業位置,確保信息暢通。他們還在每個大區間設置“臨時道岔”,方便長軌運輸車、焊軌車的區間轉線作業,為交叉施工加裝安全防護網。
為助力建設“新時代精品工程”,保障通車后列車平穩高速運行,中鐵十四局所屬房橋公司結合深耕軌枕領域幾十年的豐富經驗,借助中鐵十四局裝配式建筑研發中心的強大平臺,研究打造出應用了100余項國際先進專利技術的國內首條全自動數字仿真雙塊式軌枕智能生產線,實現全部關鍵工序無人化生產,減少了生產過程中的人為干預,節省約60%的用工,極大地提高了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他們建設了面積達5000平方米的智能化雙塊式軌枕生產車間,智能生產線確保軌枕生產誤差在0.5毫米以內,工效提高60%。其中,“一鍵啟停多工位作業”技術在國內首次應用。
生產過程中,建設者嚴格秉承“不是精品就是廢品”的理念, 以先進的生產工藝創造了單日最高生產1896根軌枕,年產53萬根軌枕的高產、穩產記錄,優質的產品獲得業主、地方政府及業內其他單位的贊揚。
在剛剛過去不久的新春佳節,建設者們堅守在施工一線,開足馬力推進施工進度,確保了鋪軌任務按期保質完成。“目前,項目部正籌備開展軌面打磨、鋼軌焊接等作業,為即將開始的軌道精調工作做好全面準備。”貴南高鐵項目部書記周海濤介紹。
據悉,貴南高鐵通車運營后,南寧至貴陽將實現高鐵直接聯通,通行時間將從5個多小時縮短至2個多小時,對促進黔桂兩省區交通、物流、商貿、產業深度融合具有重大意義。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