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市水務局了解到,團城湖至第九水廠輸水工程二期(簡稱“團九二期”)輸水隧洞主體結構于近日全部完工,具備通水條件。這標志著本市南水北調地下供水環路貫通,“一條環路”閉環輸水在即。
隨著暗挖連接段最后一倉混凝土順利澆筑完成,“團九二期”工程二號盾構井工地上,重型機械完成使命,剩余物料整齊地碼放在隔離墻旁邊,工人們正井然有序地進行著巡檢、清掃等收尾工作。沿工程步梯下到距地面32米深的盾構井底,在臨時照明光源映襯下,內徑4.7米的輸水隧洞顯得幽深厚重,已準備好接受水流的“檢閱”。
記者了解到,團城湖至第九水廠輸水工程是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的一部分。自2014年年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北京段正式通水以來,除了團城湖至第九水廠仍采用明渠輸水外,目前城區其他南水北調工程均已實現地下輸水。“團九二期”工程正式完工后,本市城區南水北調將實現“一條環路”地下閉環輸水。
“‘一條環路’是指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沿北五環、東五環、南五環及西四環形成的輸水環路。這條環路建成后,將一頭連接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一頭連接密云水庫至第九水廠的輸水干線。”市水務建設管理事務中心“團九二期”項目部部長汝俊起介紹,“團九二期”工程作為“一條環路”的最后一段,建成后將使“一條環路”真正成為“閉環”。它將連接起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西四環暗涵、團城湖至第九水廠輸水工程(一期)、南干渠工程和東干渠工程,形成全長約107公里的全封閉地下輸水環路。
“‘一條環路’的建成,不僅能滿足南水、密云水庫水、地下水三水聯調的需要,還將提高環路供水調度中應對供水突發事件的能力,大幅提升北京市供水安全保障。”汝俊起表示,一方面,實現全封閉地下輸水后,可避免“團九一期”工程地上明渠輸水易受季節、天氣等因素影響的弊端,輸水保障率和安全性將大幅提高。另一方面,作為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團九二期”工程承擔著向市第九水廠、第八水廠、東水西調工程沿線水廠的供水任務,位于環路上的水廠都具有雙水源保障。在南水北調發生停水時,團城湖調節池可把南水北調水源切換為密云水庫水源,通過“團九二期”隧洞提供應急供水,從而保障供水安全。
“團九二期”工程起點位于團城湖調節池環線分水口,終點位于“團九一期”龍背村閘站二期控制閘,全長約4公里。雖然只有短短4公里,卻存在眾多特一級風險源,水文地質條件極為復雜,并經過電力、污水、給水、燃氣、軌道交通等多處重要基礎設施。
汝俊起介紹,自開工以來,“團九二期”工程施工可謂步步攻堅、招招克難。比如,為確保工程順利實施,市水務系統首次采用了“深埋泥水平衡盾構方案”,開創了最深的盾構埋深、最深的基坑開挖、最大的地下水壓、最復雜的地質條件等多項北京地區“盾構施工之最”。同時,開創性地提出了“盾構動態施工管理”的理念,通過地質、巖土、機械等多專業人員集體協作,將盾構掘進過程中的主要參數信息進行統一分析、科學研判,成功應對了復雜地質條件帶來的盾構掘進不均勻性和突變性,順利完成了在極高石英含量地層中掘進等高難度施工。“‘團九二期’工程的完工,為北京在復雜綜合條件下實施水利工程建設,積累了極為寶貴的實踐經驗。”汝俊起說。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6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30條,運營里程11127.6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56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6.9億人次,進站量16.1億人次。6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1.8億人次,降低6.3%,同比增加0.7億人次,增長2.7%。6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17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降低3.1%,同比降低3.8%。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71條,運營里程9638.2公里,完成客運量26億人次,進站量15.5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087萬人次,進站量5401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4條,運營里程518.7公里,完成客運量987萬人次,進站量935萬人次。 本月新增運營里程149.3公里,新增運營線路4條,為寧波地鐵8號線一期、廣州地鐵10號線、廣州地鐵12號線西段和東段、廣州黃埔有軌電車2號線;新增運營區段7個,為沈陽地鐵1號線東延段、紹興地鐵1號線支線北段、南昌地鐵1號線東延段、南昌地鐵1號線北延段、南昌地鐵2號線東延段、重慶地鐵6號線東延段、天水有軌電車示范線二期。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