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的軌道交通B1線。
坐上家門口的地鐵出行,一直是濱海新區居民的熱切期盼。作為濱海新區首條開工建設的城區骨干線,軌道交通B1線建設正在全力推進。截至目前,B1線一期工程北段欣嘉園站、欣嘉園東站、北站、西站、第九大街站、云山道站、廣州道站7個車站主體已封頂,天津大道站、金臨道站預計也將在10月中下旬和11月底完成封頂。
據了解,B1線北起欣嘉園地區,途經濱海西站、海洋高新區、塘沽老城區、開發區(原中心商務區)等核心地帶,南至中部新城,共設站22座,總投資295.6億元。這條線路與市內多條地鐵線路實現換乘,并與“京津”“京秦”軌道線路有效銜接,是“津濱”雙城出行的重要“民生線”,也是“軌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節點。
日前,記者走進位于天津大道與中央大道交口的B1線天津大道站施工現場,眼前吊車林立,機械轟鳴。成堆的鋼材旁,幾名工人正在將原材料加工成所需尺寸。“這些鋼材來的時候都是15米左右的,我們要把它們加工成3米、5米、10米等不同規格。”現場工人告訴記者,“要想看到地鐵的整體雛形,還得往深處走。”
天津大道站總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地下設置為兩層,施工基坑最大深度達22米,相當于7層樓高。“目前,車站的主體結構施工已經完成95%,很快就可以封頂。”B1線一期工程土建施工十二標段項目經理蘇洪喜告訴記者:“近期疫情反彈給工程建設帶來挑戰,我們成立了消殺、采購等專項工作組,想方設法保障生活物資和建筑材料供給,確保疫情防控和施工建設兩不誤。國慶長假期間,150多名施工人員放棄休息,吃、住都在工地上,加班加點,搶進度、趕工期,全力保障工程進度。”
順著陡峭、狹窄的施工通道臺階往下走,記者在B1線天津大道站負二層看到,一個直徑約6米的圓形洞門已經建好,未來地鐵列車將從這里駛入車站。“B1線全部是地下站,我們把車站之間的隧道連通部分叫做友金區間。天津大道站友金區間的洞門建成后,預計12月用盾構機開鑿過去,整個隧道就成型了。”蘇洪喜說:“這個節點串聯著新區客流核心區,未來將是個忙碌的車站。”
“B1線貫通了濱海新區南北,到全線開通后,能夠滿足日客流量最高31萬人次。”濱海建投集團軌道公司工程部部長張月輝表示,除了B1線,濱海新區的另外兩條骨干線路Z2、Z4線也在加快建設。其中,Z2線已有中心大道站、東六道站等17座車站開工建設,進場點位里程占全線總長度的60%。Z4線各標段已全部進場施工。未來,這三條軌道交通線路將在濱海新區核心區以三角狀相互連接并向四周延伸,形成包含高速公路、地鐵、輕軌、高鐵等完備交通路網。三條線路還將與“京津”“京濱”“京秦”等軌道線路實現銜接,有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助力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6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30條,運營里程11127.6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56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6.9億人次,進站量16.1億人次。6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1.8億人次,降低6.3%,同比增加0.7億人次,增長2.7%。6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17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降低3.1%,同比降低3.8%。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71條,運營里程9638.2公里,完成客運量26億人次,進站量15.5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087萬人次,進站量5401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4條,運營里程518.7公里,完成客運量987萬人次,進站量935萬人次。 本月新增運營里程149.3公里,新增運營線路4條,為寧波地鐵8號線一期、廣州地鐵10號線、廣州地鐵12號線西段和東段、廣州黃埔有軌電車2號線;新增運營區段7個,為沈陽地鐵1號線東延段、紹興地鐵1號線支線北段、南昌地鐵1號線東延段、南昌地鐵1號線北延段、南昌地鐵2號線東延段、重慶地鐵6號線東延段、天水有軌電車示范線二期。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