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獲悉 6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5件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典型刑事案例,呼應5月20日開始正式施行的《民營經濟促進法》。
其中,廣東龍昕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龍昕科技”)法定代表人廖良茂因財務造假實施合同詐騙,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其通過造假非法獲取的19億余元,被依法追繳發還被害方康尼機電(603111)。
這起導致康尼機電損失數十億元、橫跨多年的驚天騙局,以司法重錘落下帷幕,并成為以案釋法、以案促治的典型。
精心布局的“畫皮”陷阱
時間回溯至2015年。
時任龍昕科技法定代表人的廖良茂,為抬升公司估值、謀求高價出售,開始編織一張巨大的造假網絡。他指使公司財務、倉儲等人員,通過私刻交易對手方印章、偽造采購與銷售合同、發貨單、對賬單、入庫單以及虛構銀行流水等手段,系統性虛增公司經營業績。
造假手段之猖獗令人咋舌。龍昕科技財務部不僅自制全套虛假交易單據,更直接模仿外部單位人員簽字,甚至使用私刻的客戶和供應商公章、財務章進行蓋章確認。當需要內部部門配合簽字時,部分文件也由財務人員直接代簽。這種自上而下、內外配合的造假模式,為后續的騙局埋下伏筆。
2015年底,龍昕科技自2014年9月底就開始謀劃的IPO泡湯。龍昕科技不得不“另尋出路”謀求高價出售,而剛嶄露頭角的資本新寵則成為了最理想的對象。
2016年7月,龍昕科技開始與康尼機電接觸。2010年成立的龍昕科技主營為塑膠制品和五金制品的生產和銷售,剛好戳到了主營軌道交通門系統及提供相關裝備配套產品、技術服務的康尼機電的需求點。當時的康尼機電為尋找第二增長曲線,面對這一單大生意,自是不敢怠慢。
2016年12月26日,康尼機電正式考慮與龍昕科技合作,開始籌劃重大事項并停牌,并在2017年3月24日披露了重組報告書(草案),但這一停牌,就停到了2017年5月。
期間,為讓騙局更加天衣無縫,在康尼機電委托中介機構進行盡職調查的關鍵環節,廖良茂再施毒手。他截留中介機構向客戶、供應商發出的詢證函,偽造回函內容,成功掩蓋了龍昕科技虛有其表的經營真相,騙取了康尼機電的信任。
天價并購引爆驚天巨雷
2017年,這場精心策劃的騙局迎來“高潮”。
在廖良茂制造的虛假繁榮表象下,康尼機電最終以高達34億元的交易對價,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全資收購了龍昕科技。之后,廖良茂個人通過出售所持股份,非法獲利19億余元。
然而,繁華表象終究是泡影。
2018年6月,康尼機電披露廖良茂存在股權質押及被凍結和違規擔保等事項。此后,紙包不住火,龍昕科技系統性財務造假的行為終究暴露。2018年8月28日,廖良茂因涉嫌合同詐騙罪被刑事拘留,9月30日被逮捕。
2019年6月,康尼機電求助紓困基金,將龍昕科技100%股權全部賣出,斥資34億元購入的標的最終僅值4億元。
而后,證監會的深入調查揭示了龍昕科技令人發指的造假細節。經專業機構穿透核查及后續司法審計評估,龍昕科技在被收購時的實際股權價值僅為9.8億元。廖良茂通過財務造假手段,生生將估值抬高了24.2億元,詐騙金額著實之巨。
2015至2017年,龍昕科技通過虛開增值稅發票或未開票即確認收入的方式,累計虛增營業收入高達9億元。造假收入占其報告期總收入的比例驚人:2015年22.02%、2016年30.09%、2017年更是飆升至40.59%。
通過按虛假收入匹配虛增成本,龍昕科技2015-2017年分別虛增成本8844萬元、1.88億元、2.76億元,虛增利潤5569萬元、1.19億元、1.74億元,累計虛增利潤達3.58億元。
為掩蓋虛增成本,廖良茂控制的“殼公司”東莞龍冠真空科技有限公司和東莞市德譽隆真空科技有限公司粉墨登場。龍昕科技根據虛增成本“倒算”出需要采購的原材料數據,向這兩家公司進行虛假采購,并通過它們將虛增收入的“回款”轉回龍昕科技,偽造交易閉環。2015至2017年,累計虛假采購金額高達8.29億元。
2020年11月27日,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認定廖良茂犯合同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并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追繳其違法所得19億余元發還康尼機電。廖良茂上訴后,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最高人民法院在發布該典型案例時著重強調,對于此類財務造假型合同詐騙犯罪,人民法院堅持“雙管齊下”:一是依法嚴懲,以最嚴厲的刑罰震懾犯罪,維護資本市場秩序和交易安全;二是全力追贓挽損,將其置于與定罪量刑同等重要的位置,堅決“不讓犯罪分子從犯罪行為中獲利,不讓被害企業因犯罪行為受損”。
但這起驚天騙局還是給康尼機電造成了沉重打擊。事發后,康尼機電2018年歸母凈虧損31.51億元,同比下降1221.66%。
如今,雖然公司已逐步走出陰影,核心軌交主業經營穩健,但該事件造成的巨大經濟損失和商譽損害,仍需要更長時間去修復。
2024年,康尼機電實現營收39.68億元,歸母凈利潤3.51億元。2025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8.71億元,歸母凈利潤5099萬元。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
上海國際客車展獲悉,印度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注冊了2100輛電動巴士,與當年前五個月的1571輛相比增長了33%。這一增長勢頭,尤其是在6月份尤為強勁。 據政府公開數據,五家制造商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PMI Electro Mobility在半年排名中領先,交付了542輛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為25.8%。其業績主要得益于春季月份的表現,僅4月和5月就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付量。緊隨其后的是Switch Mobility,交付了503輛電動巴士(占24.0%),第一季度的表現穩定,在4月份短暫暫停后,6月份出現了強勁反彈。 Olectra Greentech以366輛(17.4%)的銷量位列第三,整個學期保持穩定的交付速度。JBM Auto在六月強勢回歸,注冊了111輛,占其本季度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該公司共售出298輛,市場份額為14.2%。 曾經在印度電動巴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塔塔汽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登記了132輛(占6.3%),相比其在2024年的領導地位(當時登記了超過1400輛電動巴士),這一數字顯得較為平淡。 在新興制造商中,Pinnacle Mobility Solutions 憑借 126 輛的銷量獲得了關注,這些銷量幾乎全部是在六月份取得的。盡管在第二季度沒有出現,但 Aeroeagle Automobiles 在 2025 年初的幾個月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