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柳州悄咪咪的拆除了輕軌墩柱,柳州人的輕軌也隨著破裂。而桂林的輕軌還在堅持著自己的夢想,幻想著有一天能實現通車夢。
早在2017年8月28日就開工建設的桂林云軌1號線首期工程,原計劃在2025年12月建成通車,但如今絲毫沒有消息傳出,云軌項目上也沒有見任何要動工跡象,桂林人的云軌夢似乎黯淡無光。而3月9日濟南首條云巴的成功接車,卻又再次喚醒了很多桂林人的輕軌夢。
同屬比亞迪歷時7年,耗資百億打造的立體智能交通系統,濟南云巴已經近在咫只,無疑是給很多比亞迪冤種們打了一劑強心針。但是被緊急叫停的項目,想恢復恐怕困難重重,只能等著政策的開放。但是國家在2021年又出臺了更嚴格的政策,從2021年到2025年,不再批準普通地級市新建軌道交通項目,桂林云軌通車之路遙遙無期。
“房子賣不動,云軌動一動”,為了提升城市形象而頭腦一熱拍板的項目,實際危機重重。正如柳州輕軌實際債臺高筑仍要硬著頭皮硬上,時任市委書記、市長雙雙落馬,實在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所以聰明的桂林人早就有所預見,早早的就稱之為“云軌遺址”。
? ? ? 桂林云軌,命運和柳州輕軌相似,但似乎關注度越來越弱。
云軌1號線規劃始于桂林站,穿過臨桂新區,最終抵達兩江機場。
工程在2017年8月開工,不過只建了一部分就停工至今,部分橋墩、軌道、站點已然成型。
至于何時復工,我找到的官方回復已是2019年,表示正在按國家規定進行申報工作。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
上海國際客車展獲悉,印度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注冊了2100輛電動巴士,與當年前五個月的1571輛相比增長了33%。這一增長勢頭,尤其是在6月份尤為強勁。 據政府公開數據,五家制造商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PMI Electro Mobility在半年排名中領先,交付了542輛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為25.8%。其業績主要得益于春季月份的表現,僅4月和5月就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付量。緊隨其后的是Switch Mobility,交付了503輛電動巴士(占24.0%),第一季度的表現穩定,在4月份短暫暫停后,6月份出現了強勁反彈。 Olectra Greentech以366輛(17.4%)的銷量位列第三,整個學期保持穩定的交付速度。JBM Auto在六月強勢回歸,注冊了111輛,占其本季度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該公司共售出298輛,市場份額為14.2%。 曾經在印度電動巴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塔塔汽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登記了132輛(占6.3%),相比其在2024年的領導地位(當時登記了超過1400輛電動巴士),這一數字顯得較為平淡。 在新興制造商中,Pinnacle Mobility Solutions 憑借 126 輛的銷量獲得了關注,這些銷量幾乎全部是在六月份取得的。盡管在第二季度沒有出現,但 Aeroeagle Automobiles 在 2025 年初的幾個月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