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制第三輪三年行動計劃,重點把握了四個原則:一是堅持胸懷全局、服務大局。注重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放到國家發展大局中去定位思考、放到引領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中去布局謀劃,以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二是堅持全球視野、戰略思維。注重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擴大制度型開放,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增創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爭取率先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三是堅持有效市場、有為政府。注重在需求發現、項目實施、制度創新等方面更好發揮經營主體作用,增強一體化發展內生動力,同時,加快完善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促進資源要素跨區域合理流動和高效配置。四是堅持引領示范、輻射帶動。注重聚焦重點領域、重點區域先行探路,加強重大改革創新舉措系統集成,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產業競爭力和發展能級,輻射帶動更大范圍、更深層次協同發展。
一是共同夯實區域生態基底。聚焦生態空間協調管控、生態屏障建設保護、長江“十年禁漁”及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進相關工作。今年將在一體化示范區開展區域空間生態環境評價試點,細化管控評價單元,制定區域生態環境管理清單,實施差異化、精細化管理。在長三角區域完成長江水系生態廊道建設保護專項規劃編制,梳理形成長三角長江干流和相關水系生態廊道建設保護任務清單,同時將堅定不移推進長江“十年禁漁”,開展示范區生態產品價值核算。
二是加強區域環境協同治理。大氣領域重點推進臭氧和PM2.5協同治理,我們將深化環杭州灣石化化工等重點地區揮發性有機物(VOCs)“三統一”協同治理,即標準、監測、執法“三統一”,協同實施國三柴油貨車的限行政策,實現地區大氣監測站數據常態化共享。水環境領域重點圍繞流域和近岸海域重要水體污染防治攻堅,要繼續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和長江口—杭州灣海域綜合治理攻堅戰,持續開展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落實一體化示范區跨界水體專項治理和生態建設實施方案,建立太浦河全流域“一河一圖一策”應急聯動機制。固廢領域將以“無廢城市”建設作為區域合作的牽引,在研究制定“無廢城市”區域共建方案的同時,加快推進固廢危廢利用處置能力的協作共享和固廢跨界轉移協同監管及非法傾倒聯合執法。
三是推進區域綠色低碳發展。首先是大力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在保障區域能源安全的同時,持續推進重點地區煤炭消費總量控制,促進能源電力低碳轉型,提高省間互濟互保能力。其次是推動交通綠色低碳發展,共建軌道上的長三角,推進海鐵聯運發展,提升水水中轉比例,深化區域船舶和港口的污染防治和綠色化協作。第三是推進產業綠色發展,繼續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和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通過綠色低碳供應鏈、綠色領軍企業等的培育,提升行業綠色化發展水平。此外,將加快推動區域性排污權交易、綠色金融等制度創新,力爭進一步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政策制度。
下一步,滬蘇浙皖三省一市將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把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宏偉藍圖持之以恒細化為施工圖、轉化為實景畫,共同譜寫一體化發展新篇章,勇當中國式現代化先行者。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