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地鐵聯合國內16家單位共同修編的國家標準《城市軌道交通自動售檢票系統技術條件》(GB/T20907—2024)于2024年9月29日正式發布,并于2025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標準的發布與實施,是對城市軌道交通自動售檢票系統產品標準的一次全面升級,是順應行業發展需求、推動技術進步的重要舉措。
自動售檢票(AFC)系統是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的核心基礎設施之一。AFC系統的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直接體現了軌道交通運營企業的服務水平;AFC系統所收集和處理的數據,是軌道交通運營企業運營決策和資源配置的重要依據。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移動支付技術的廣泛應用,售票、檢票等交易方式日益多元化,該標準的2007年版(GB/T 20907—2007)缺乏對虛擬票卡、新型設備系統的關鍵內容和關鍵指標的統一技術要求,已難以適應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需求。2024年版新標準的出臺,不僅適應了互聯網與移動支付技術廣泛應用的新趨勢,還針對票卡多元化、售檢票設備更新迭代、網絡安全等現實問題提出了規范要求。
上海地鐵在AFC系統的發展進程中,始終致力于對技術的持續探索和優化。從國外磁票系統的引入到國產AFC系統非接觸式IC卡的應用,從國內首個清分系統實現全網“一票換乘”到二維碼乘車服務的率先運行,等等一系列技術創新和升級舉措不斷推動著上海地鐵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的提升。當前,上海地鐵日均客流量超千萬人次已成為常態,為了更好地提升通行效率,在線網各站點逐步試行閘機常開門模式;隨著移動支付方式占比的迅速攀升,進出站服務已不僅僅依賴于AFC系統自身的穩定性,上海地鐵基于“大安全”理念,通過優化設計提升AFC系統的整體韌性;針對AFC系統終端設備量多面廣的特點,上海地鐵不斷優化日常巡檢和維護模式,通過數據驅動實現精準運維。
面向未來,上海地鐵將以AFC系統2024年版標準為引領,持續推進AFC系統的能級提升。上海地鐵將重點加強AFC系統韌性建設,提升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優化用戶體驗,打造更加人性化的服務界面;加強數據安全管理,切實保障乘客個人信息安全。為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海地鐵將聯合長三角域內地鐵公司,深入研究跨區域、跨制式軌道交通票制互通解決方案。
上海地鐵致力于通過持續創新和標準化建設,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適的出行服務,為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