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寧德時代正式發布為新能源客車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天行(B)-客車版電池,將新能源客車電池的全生命周期延長至15年150萬公里,同時實現了175Wh/kg的客車行業動力電池最高能量密度,為大規模的新能源城市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提供了技術保障。
公共交通電動化替代勢在必行
創新助力新能源客車暢行無憂
交通運輸行業是我國碳排放的重點領域之一,碳排放量占我國碳排放總量的10%左右。同時,交通領域的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也是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
2015年開始,我國新能源公交車進入大規模推廣應用期,目前第一批純電動汽車已經進入退役或更換動力電池的高峰期,目前大部分都面臨電池壽命到期,續航不足,不能很好勝任日常運營工作的情況。隨著市場和科技的發展,面對電動客車新舊交替的關鍵時期,公交客車行業對電池在安全、壽命、續航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在此背景下,多地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支持交通運輸設備更新和城市公共交通新能源車替代,不少地方的公共交通實現了100%新能源化。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客車運行環境與私家車不同,運行強度高、使用年限長、工況復雜,因此新能源客車對動力電池的壽命、續航能力、安全可靠性及場景適應能力要求很高。
寧德時代國內商用車事業部CTO 高煥
此次推出的寧德時代天行(B)-客車版擁有“天花板”級的性能參數:15年150萬公里超長壽命、175Wh/kg的客車行業最高能量密度。
這背后是寧德時代天行(B)-客車版電池的多層級、多維度的創新技術設計。據介紹,這款電池宏觀上提升堆積密度,最大限度利用空間,微觀上提升鋰離子活化率和能量傳導效率,解決了客車動力電池長壽命與長續航的雙重難題。
同時,高能量密度低鋰耗石墨、高穩態界面電解液的獨家添加劑分子設計、精準成膜技術相輔相成,有效提升了電芯壽命;U型密封方案、零拔模角上蓋設計,創新應用集成式熱管理箱體,實現了超級結構強度的同時,比上一代提升了22%的體積能量密度,堪稱能量壓縮大師。
全天候高級別安全守護
助力新能源客車行業升級迭代
近年來,因暴雨導致的客車涉水事件頻發,新能源客車的防水能力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寧德時代天行(B)-客車版電池在防護性能方面達到了IP69級別,可承受長達72小時的泡水考驗,在暴雨天氣、城市內澇等極端環境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電池進水安全隱患,為司機和乘客提供安全保障。
寧德時代客車業務部執行總裁 王慧
寧德時代天行(B)-客車版電池還在電池管理系統層面做了更為創新的設計,引入了24小時智能化安全監控系統,通過集成先進的傳感器、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能算法,實現對電池健康狀況的持續監控與潛在風險的預警排查。無論車輛運行與否,寧德時代的安全守護都時刻在線。
目前,寧德時代天行(B)-客車版電池已經和13家客戶合作,將在80款車型上進行開發。
客車領域的電動化進程一直走在整個汽車行業前列,預計到2025年,全球近一半的城市客車將實現電動化,早期新能源客車也即將迎來升級換代的高峰。寧德時代作為全球領先的新能源科技公司,正通過其創新的電池技術和解決方案,加速這一進程。早在2013年,寧德時代便開始專注于客車領域動力電池的研發與生產。
據介紹,全球搭載寧德時代電池的客車已超38.5萬輛,寧德時代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持續為新能源客車提供堅實的動力支持。(科文)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