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京投所屬軌道公司、裝備集團了解到,隨著軌道交通12號線車輛陸續到場,軌道交通12號線工程正在加速推進,力爭早日為市民服務。地鐵12號線新車更加智能,車輛編組能根據客流情況進行調整,“可長可短”,運營靈活,將為市民出行帶來極大便利。
“可長可短”的新車到場
2月20日,在東壩車輛段,北青報記者看到地鐵12號線的新車。銀色的列車上,橘黃色的腰線十分醒目。采訪中,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新車不僅顏值高,還科技感十足,十分智能。
據京投公司所屬裝備集團項目經理馮玉東介紹,京投公司所屬裝備集團旗下的河北京車,將為北京軌道交通12號線提供全新設計的地鐵車輛。12號線電動客車是裝備集團自主研發的全自動無人駕駛車輛,首次實現了全自動聯掛、解編和靈活編組的功能。
“車輛可根據客流量需求,科學匹配車輛運載力和客流量需求,在高峰時段采用(4+4)編組運行,平峰時段可改為4編組運行”馮玉東說。也就是說,新車能根據客流的情況,變長或者變短。
同時,新車可與3號線跨線路運營,當一條線客流量增加時,根據需求可以調用另外一條線路的車輛上線運行,最大程度優化車輛的資源配置。
此外,12號線車輛還引進了更多的科技、智慧、人文等元素,諸如:車輛配備了弓網檢測、智能障礙物檢測、走行部在線檢測等系統,車輛運行時,由控制中心對車輛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分析,實現車輛隱患的主動預警;車輛從出庫到上線運營,從下線到回庫,均可按照預定計劃實現無人干預模式下的自動運行,無需司機操作,實現了全面無人干預的自動駕駛。
18座車站已完成主體結構
新車到場標志著地鐵12號線工程正在加速推進。京投所屬軌道公司第四項目管理中心計劃調度室主任王玉龍介紹, 地鐵12號線是一條主要沿北三環東西向敷設的軌道交通干線,又稱為“地下北三環”線。西起西四環四季青橋南,東至東壩北街,途經海淀、西城、東城、朝陽四個行政區,連接四季青、大鐘寺、馬甸、安貞橋、三元橋、酒仙橋、東壩等重要功能區、商業區及居住區,全部為地下線。線路全長29.6km,共設21座車站(先期建設20座),與4號線、5號線、8號線等12條線路的15座車站實現換乘。全線設置“一場一段”,在西四環外設田村停車場,在五環外東壩北區設車輛段一座。
在全體建設者的共同努力下,目前12號線在建20座車站中,已有18座車站完成主體結構,出入口、風道等附屬工程全面開工,機電、鋪軌、裝修等工作全面展開。
值得一提的是,同步建設的東壩車輛段是地鐵3號線一期與12號線共址車輛段,是北京市在建的規模最大的地鐵車輛段,也是迄今為止,亞洲最大的車輛段工程。占地面積65.34公頃,建筑面積55.249萬平方米。工程體量大,結構復雜,組織難度較大。自2022年9月8日首列車進段以來,目前已完成14列車進段。
地鐵站與周邊公交站接駁很方便
12號線是北京地鐵建設歷史上建設難度最大的一條線,地質條件復雜,穿越大量道路、橋梁、既有線、管線、建筑物等。全線4417個風險源目前已安全通過70%。同時,12號線的主要路段穿越北三環立交橋區,北三環沿線大小橋梁70多處,車站多位于橋區,可謂是“一橋一站”。
據介紹,為提升乘客體驗感,12號線設計之初不斷優化方案,統籌空間利用,強化接駁功能,讓乘客換乘更加便捷。所有橋區車站出入口的布設都充分考慮周邊乘客的出行要求和習慣,各站出入口盡量靠近公交車站或現有市政設施布設,借助地鐵的建設完善周邊的交通服務水平,構建地下、地上均可通行的條件,方便乘客出行。(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劉洋;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黃亮)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ㄗ灾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