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消息 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中國通號堅持鞏固拓展智能控制技術優勢,以科技創新為引擎,用心守護人們美好生活。在應急搶險、電網保障、生態保護等領域,通號軌道公司充分發揮無人機技術優勢,以“硬科技”筑牢安全防線,以“暖服務”踐行民生承諾,生動詮釋了“國家所需、央企所向”的責任擔當。
科技硬實力:無人機技術助陣搶險
在湖南邵陽洞口縣茶子山鎮地質災害搶險中,通號軌道公司P4無人機以93分鐘完成400余座電塔巡檢的驚人效率,刷新湖南電網災后應急紀錄。面對海拔400米到1500米的復雜地形,技術團隊創新規劃846個航點的飛行路線,實現124公里總航程連續作業,精準識別桿塔傾斜、導線松弛等隱患,為搶修復電贏得黃金時間。
在湖南沅陵縣五強溪區域,無人機依托200公里超長航程和3小時續航能力,對80公里500kV高壓線路開展精細化巡查,75分鐘內完成102座鐵塔全覆蓋檢測,發現并處置7處淤塞點,確保防汛指揮、醫療救治和居民用電的穩定供應。
應急新范式:空地協同守護生命安全?
通號軌道公司將無人機技術與6G通信、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構建“空地一體”應急救援體系。在西安渭河河道巡查演示活動中,無人機通過垂直起降與智能傳感技術,高效捕捉非法排污、河岸侵蝕等問題,為生態治理提供科學依據。其模塊化設計及自動化分析能力,推動河道管理從“人海戰術”向“智慧感知”躍升,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雙贏。
此前在貴州榕江洪災中,無人機網格化巡查精準標記積水區域,動態監測滑坡風險,破解了復雜災害現場“信息孤島”難題,為救援力量部署和群眾轉移提供數據支撐,彰顯科技對生命至上的有力托舉。
央企擔當:以創新之力托舉民生福祉
近日,通號軌道公司收到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多封感謝信,對公司在湖南邵陽洞口縣茶子山鎮地質災害應急巡查工作、沅陵縣五強溪區域山體滑坡隱患及輸電線路安全巡查工作中勇于擔當、迎難而上的表現給予高度肯定。在暴雨引發地質災害,湖南省多地輸電線路及道路安全面臨嚴峻挑戰時,通號軌道公司迅速響應,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務實的工作作風積極協助開展應急巡查工作,為恢復電力供應和道路暢通爭取了寶貴時間,保障了當地群眾正常生產生活。
從一線搶險的分秒必爭,到民生關口的默默堅守,通號軌道公司以無人機技術為筆,書寫了科技興安與惠民利民的央企答卷。面向未來,中國通號將持續深化低空經濟“三業一態”布局,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與國家戰略需求同頻共振,為守護萬家燈火、建設美麗中國注入更多通號智慧。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6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30條,運營里程11127.6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56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6.9億人次,進站量16.1億人次。6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1.8億人次,降低6.3%,同比增加0.7億人次,增長2.7%。6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17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降低3.1%,同比降低3.8%。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71條,運營里程9638.2公里,完成客運量26億人次,進站量15.5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087萬人次,進站量5401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4條,運營里程518.7公里,完成客運量987萬人次,進站量935萬人次。 本月新增運營里程149.3公里,新增運營線路4條,為寧波地鐵8號線一期、廣州地鐵10號線、廣州地鐵12號線西段和東段、廣州黃埔有軌電車2號線;新增運營區段7個,為沈陽地鐵1號線東延段、紹興地鐵1號線支線北段、南昌地鐵1號線東延段、南昌地鐵1號線北延段、南昌地鐵2號線東延段、重慶地鐵6號線東延段、天水有軌電車示范線二期。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